今年5月,数百位来自北京各个中学的教师们来到一所中学,分批观摩在这里进行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示范课,京城不少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更早的时候,美国INTEL公司副总裁也曾经带着疑问来到这所学校考察:一个普通的中国学校,为什么一下子购买了这么多装INTEL芯片的计算机?
这所学校就是北京一七一中学。
北京是全国IT界的中心,那么北京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现在的中学校园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些问题,在本世纪最后一个教师节前夕,记者来到北京一七一中学,参观了该校的电教设备,并采访了校长周柏年先生。在采访中,他把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概括为“抓观念、抓设备、抓培训、见实效”。
周校长不愧是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他对信息产业有着清晰的了解。在谈到今年已经历几番风雨的微软公司时,他说,教育事业的神圣在于造就人,使人由无为发展为有为,使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由成百倍到成亿倍地增长,以至达到强国富民的境界。比尔·盖茨就是神圣教育造就的!他不是依赖金钱,而是依靠自己所受有效教育中的知识和品德,创立了微软公司。周校长清楚地记得,盖茨在多篇文章中都曾指出:“衡量贫富的尺度将是教育———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劳动价格取决于受教育水平。”
周校长说,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今信息技术革命迅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培养下一代,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990年的时候,一七一中就装备了一套还算比较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的语音教室,当时从国外引进软件,又多方收集各种英语教材,然而利用率却不高。经过分析,学校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都很陌生。许多常规教学很出色的教师,对计算机设备不了解,无法很好地利用。从那时起,学校就意识到,光有设备是不行的,要形成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在此之后,一七一中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教学观念转变,先后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观摩、交流活动,并委派教师到国外考察,努力学习先进的经验。学校还从一些制度上着手,甚至是带有一点强迫性地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对教师严格要求,不合格者坚决下岗。在这里,墨守成规的教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久前,一位教师到韩国考察。回来后,她自豪地说,现在韩国的同行了解到我校的发展,都表示出既惊讶而又羡慕。可以说,我们已经超过了他们!
电教处的负责人杜老师提起周校长为学校教学设备现代化做出的努力,连连感叹:校长舍得花钱啊!周校长亲自主抓电教处的工作。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跑设备,仅电教设备一项,投资就已经超过三百万元。随后,记者参观了学校全部的电教设备。可以说,整个一七一中被网络所围绕,到处充满了信息时代的气息。
杜老师打开了两间多媒体教室和一间计算机教室。计算机教室共有50台486微机,连成NOVELL网络系统,是学生学习电脑课程和进行课外小组上机活动的主要场所。多媒体教室则是清一色的奔腾MMX微机,每间有54台,并各有一台教师机和一台服务器。杜老师当场为记者演示了多媒体教学时的情形。他打开的是一个英语课件。开课后,所有学生用机都先由教师一人控制,学生无法自由操作,这时,教师在教师机上的一切操作示范,都可以在学生用机上同时显示。示范结束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操作,例如预习、复习、测验等。有问题时,教师不必走到学生跟前,教师机的显示内容可以随时切换到任何一台学生用机,每个学生在干些什么,在学习中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杜老师说,这比单纯的语音教室先进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仅从传统的分数评估上看,近两年一七一中的英语成绩提高显著,已经稳稳地站在了东城区的前列。
除教室外,图书馆、行政处、各教研室也都配备了奔腾或奔腾Ⅱ微机以及相应的软件,所有这些微机在一台主控服务器的控制下连成了“一七一中学校园网”,可以满足网络教学、学校管理和开办网校的需求。
除了网络,学校还有一套颇为令人羡慕的视频演播系统,包括演播室、编辑室、多功能厅等。以前学校如果要组织全校学生的集会活动,都要将学生集合到操场上,费时费力。现在则不然,每间教室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例如,每年校方都要邀请一些知名人士来做报告,有了这套系统,来宾们只要坐在演播室里,学生们在教室里就可以看到现场直播的情景,真是太方便了。
学校现有的教师队伍中,一批教学水平比较高的中老年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而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年轻教师,虽然在大学中多少学习过一部分计算机知识,但信息产业发展实在迅速,所学的东西不仅有限,而且很容易“过时”。为此,学校花大力气进行了教师的电教培训工作,并制订出培训、考核与奖励相结合的措施。
1997年,学校根据在校教师的电脑水平,分初、中、高三级开办培训班,全部利用休息日进行,规定必须在一定的课时内学会基本的操作与应用。当时,所有教师的积极性都很高,掀起了学习电脑的热潮。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纷纷自己购买了电脑,并很快就能应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自己编写多媒体教案。教职员工中还组织了一个“两脑俱乐部”,研讨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让人脑与电脑更好地结合。
为了鼓励教师钻研信息化教学技术,学校特地制定了奖励措施,对学有专长、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记者在多媒体教室见到了一位年轻的物理教师,他制作的一个课件“平抛运动”,应用了视频、音频以及3D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把枯燥的物理公式做出了生动引人的演绎,从而获得了全市评比一等奖。这位老师的辛勤劳动不仅使学生受益,而且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此,学校特批给他增加了工资。这件事反响非常强烈。现在,一七一中的青年教师在做汇报课时100%都使用了投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近一半的人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进行授课。
记者在电教处的资料室看到,有专人管理的多媒体资料库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投影、幻灯片近万框,录音带500小时,录像带近千小时,光盘软件数百套。杜老师说,学校仅用在软件上的投资就达到了5万多元。
通过全校的努力,一七一中的电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周校长给记者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从1998年底起,一七一中先后数次举行了以电脑为主要辅助手段的主题班会,其中一次的主题是“保护环境”,从材料收集、幻灯制作直到上网演示,全部都是用电脑完成的,空前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很大成功。后来,消息传出,有不少外校的教师慕名而来,进行学习取经。
在市、区级的公开课中,一七一中的教师们都能把现代教育手段引入课堂,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地理组的赵军老师,在区级地理公开课中充分发挥投影、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受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英语组的陈牧星老师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课上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突出,一举夺得综合一等奖,受到专家们的好评。
语文组的陈爱玉老师承担了某项市级教学课题,多次做公开课,在课上充分利用自己开发的计算机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常规框框,在市、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学校在向上级汇报时说:“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今后,加速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临别,周校长对记者说,虽然现在学校的电教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想继续发展,还面临着两大难题,希望你们能够向社会呼吁一下。一是联网经费的问题。我们的校园网尽管比较先进,但还没能做到与因特网相联。国家也好,电信部门也好,在这方面如果能够多给予一些支持,我们就完全有能力全面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二是人才的缺乏。网络管理的专业性很强,而专业人才相对较少。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虽然都很努力,但毕竟不是正式专业出身,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希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网络人才能够到学校里来,学校也将尽可能给予他们较高的待遇。